成都電子取證:云時代服務器大變局
發布時間:2014-10-31 11:16:37 來源:
拿出一個行業來說說已經是媒體人的慣例,每每到年底年初。自然也不能免俗。大家都將此種行為成為盤點,其實就是數數一年來來的酸甜苦辣,豐碩效果,再展望下未來,讓我這個行業的人不會迷失方向。但是服務器行業,覺得這方向越來越不明顯了至少我這個老的IT人有點方向感遲鈍了還是讓我細細說起吧!誰攪亂了世界?十年前的服務器原本就是個鐵盒子,黑黑的幾乎沒什么人會給它過多的關照,那時候Intel架構的產品正在與Unix小型機廝殺得熱火朝天,市場形態也較為簡單,幾乎都是捉對的兩兩廝殺。比方Unix與IA 廝殺,Window與Linux廝殺,機架與塔式的廝殺,國產與國外的廝殺。今天隨著云計算概念的提出和云案例的普及,服務器越來越模糊了云擾亂了這個世界。那么都擾亂了什么呢,ARM來了擾亂了處置器;微服務器來了擾亂了刀片的形態;虛擬化來了擾亂了應用的邊境;總之,服務器世界最近很是亂,有人忙著退出,有人擠著進來,讓很多人難以看懂。顯然,這一切都是因為云計算,云計算讓服務器變得越來越模糊,為什么呢?以前服務器廠商主要的產品訴求是平安可靠與可擴展,但是隨著云計算的普及,硬件結構變成了餐桌下面的桌子,而用戶是來吃飯的關注的桌上的菜的色香味,至于什么樣的網絡設備、服務器和存儲產品組成的桌子,已經不那么在意,原因很簡單,服務器以及網絡和存儲產品確實已經成為了工業規范,同質化競爭已經成為這個行業的實質,Dell與聯想在服務器領域的勝利充沛說明了渠道的勝利,而他販賣的其實是規范的產品。這就讓用戶的需求從最初的關注產品自身的性能變成了新的指標,那就是后期維護本錢。融合與能耗的出路 十年前IDC分析師就在講TCO總體擁有本錢)那些購買IT產品的經理或者網管員不在意,今天看來,沒那么長遠的眼光。數據中心機房的費用中,IT設備的硬件推銷本錢連一半都不到電費,專業人員的工資開支占了很大一部分。正因為此,服務器的能耗越來越成為新的指標,綠色服務器這個名詞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而能耗的降低給了ARM架構處置器新的機會,因為這種處置器以低功耗著稱,微服務器也在悄悄地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數據中心也開始從綠色節能來設計。大家都在想法設法降低能耗,當然,新的實驗題又開始了那就是服務器DIY!服務器DIY老問題的新玩法 關于服務器DIY話題,真的很不新鮮了但是過去都是個人找好一點的配件,自己攢個服務器,加上Linux和Apach來做個小的網站,純屬玩家級別的但是現在呈現了一群大玩家,就是互聯網公司,Googl和亞馬遜就采購了處置器廠商的產品,然后自己來做服務器,搭建數據中心,顯然這樣的產品更加符合用戶的實際需要。但是如果今后的數據中心都采用了這種方式,那么服務器的大客戶還有誰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梢?,服務器領域隨著產品規范化后,利潤也越來越低了很多廠家放棄了這個市場,因為一個市場不可能全是贏家,云計算雖然是個機會,但是也讓競爭者快速變少變強,從完全競爭變成了寡頭競爭時代,這個江湖,能活下來的都不容易。新加入者怎么個活法 雖然活著都不容易,但是趕著進入這市場的還是大有人在借助云計算的名字進來的超云大家已經眾所周知,2012年,思科與華為也高調加入服務器產品戰場,今年,中興也進入服務器市場。如果用邁克爾波特的五力來分析,新加入者靠什么在市場中生存呢?華為其實在服務器這行已經做了多年了只是只在通信領域中知道,現在把成熟的技術與產品拓展到其他行業,這也可想而知,而且這種戰略勝利的可能性最大。而思科與中興也是這樣的類型,有技術,有渠道,有品牌,還有國際市場,缺的就是這樣一款產品。當然,也正是有他加入,市場才變得好看,這也是變化的一部分,但是變局并未結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一體機!一體機要一統江湖?此一體機非彼一體機,這其實是一個服務器的交鑰匙工程。首先由IBM發起,現在已經有服務器大廠商跟進。一體機的思想是希望這一個專家系統來解決用戶的所有信息問題,從底層硬件到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上層的作業系統。產品還兼顧了網絡、平安、存儲以及其他方面。這種新的產品形態能否引起服務器領域的變局呢,還是拭目以待吧!固然,一篇小小的文章不可能把一個產業都說全,其實無非是些無關痛癢的記述罷了還有很多東西沒能深入探討,比方APU前途,微服務器的未來走向,一切都交給時間吧,終究,其實都是旁觀者。云深不知處,但是也不好去預知未來誰會真正驅動這個產業的真正變化。